在《河山》这部电视剧中,我们看到最为惨烈的便是保卫永济城,这一次像赛翼德、段德午等铁杆战友的相继牺牲,给卫大河造成极大的震撼。死里逃生的卫大河昏睡很久,终于在开始转变过去的单纯军事思想,使得局面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。具体情况,且看书法家赵富忠细细道来。
首先,以往的猛打猛冲,损兵折将严重。
在保卫永济的时候,段德午曾经就讲过一句话,那就是卫大河打仗的方式,越来越像高晓山。可见长久以来,两个人相互接触,都在受到彼此的影响,军事思想也在发生许多变化。
我们知道不论在赤水河,还是在雪花山,卫大河打仗都是很勇猛,真是所谓的拼死一战。这样的打法,一般很那扭转战局,而且损失和消耗也是非常巨大。因而,每次大战之后,卫大河无不都是损兵折将,狼狈不堪。
其次,积极采取灵活的战术和打法,效果显著。
自从永济之战以后,卫大河醒过来重新带领着大柳镇子弟兵,继续来到游击纵队开展抗日斗争。这一次他的战术思想,发生着巨大的转变,不再像以往那么硬拼。
一方面他非常注重收集信息,研究敌我矛盾。比如把打击伪军,抢回粮食,说成是军事演习,从而迷惑敌人,就是为了防止行动走漏消息;另一方面注重各方力量的配合,利用宋军长的攻势,分散敌军的兵力,然后派遣王三喜打埋伏,范成章和徐培忠打击伪军,再组织老百姓抢运粮食。从而这一连串的分配布局,展现出极高的运筹帷幄的能力。这也说明,卫大河的军事指挥能力,得到显著提升,不再是以往的单纯带兵冲锋。
以上这些情况,要是在以前,可能想都不敢想,恰恰就是因为战友的牺牲,以及和共产党人高晓山的接触和交流,使得他逐渐转变过去的单纯军事思想,变得更加灵活多变,从而战胜强大的敌人,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。
古话说得好:树挪死,人挪活。任何一个人想要求得进步和发展,肯定需要战胜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,因此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,积极应对,这样最终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。战争如此,人生亦如此。